紅芯瀏覽器官網下載 紅心國產瀏覽器融資2.5億
8 月 15 日,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產品的“紅芯”公司宣布完成2. 5 億C輪系列融資。本輪融資主要來源于紅芯目標行業市場的戰略投資,投資方除上市公司及政府客戶外,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繼續跟進投資。據了解,通過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瀏覽器核心技術,該公司推出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當前,中國瀏覽器的活躍用戶數約為3. 5 億,其中超過60%是在辦公場景使用瀏覽器,紅芯專注定位企業級瀏覽器,號稱要做“ 1 億人的安全工作入口”。而作為中國第一個兼容“飛騰”國產芯片和“銀河麒麟”國產操作系統的瀏覽器,目前,紅芯瀏覽器已獲得麒麟公司的兼容認證。紅芯聯合創始人兼COO高婧表示:未來,紅芯的目標是“讓每個中國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紅芯”。
“自主研發”、“國產瀏覽器內核”、“2.5億融資” 嚯!好不厲害。 趕緊去官網看了一眼:
又是崇山峻嶺,又是長城,又是紅色的中國地圖……我的老天鵝,這氣勢未免也太恢弘了! 讓我們看看這款“安全、穩定、自主可控”的國產瀏覽器,到底有多厲害吧: 大家可能知道,市面上主流的瀏覽器都有自己的內核。小一點的瀏覽器,往往用的都是別人家的內核,比如一大票國產瀏覽器(360、百度、搜狗等)用的都是 G 家 Chrome 瀏覽器的 Blink 內核。 但人家紅芯瀏覽器可不一樣了,用的是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的智能瀏覽器內核:紅芯內核。 那么,紅芯內核究竟有多厲害呢?就算你不混科技圈也不用擔心,因為人家紅芯已經幫你整理好了: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國外的產品簡直弱爆了:這些瀏覽器甭管有多少開發者維護,技術有多先進,用戶量有多大,該有的還是沒有;而咱們的紅芯呢?擁有智能的認證引擎、渲染引擎、管控引擎,而且還有強大的“國密通訊協議”,支持統一管控、遠程控制,簡直不能再強大好嗎?
按照紅芯的說法,他們這款自主國產瀏覽器,在技術上是絕對碾壓 Chrome、IE 和火狐瀏覽器的。 紅芯瀏覽器還實現了對已經被微軟四年前終止維護的 Windows XP 的支持……別說十年,甚至十幾年前的老電腦,甭管開不開的了機,都能用上咱這款最新最酷最安全的瀏覽器!
更別提該瀏覽器還兼容 IE6,意味著你仍然能夠訪問各地方機構部門好幾年都沒維護過的網站!而且,使用咱們這款瀏覽器,刷網頁的速度都比以前快多了,看視頻也更爽快了:
自從有了自己電腦起,我一直用 Chrome 瀏覽器,作為科技記者每年看蘋果發布會還得換成 Safari,偶爾也會試試火狐的新功能。中間幾度別人推薦給我360瀏覽器,說安全,或者海豚瀏覽器,說快,我都沒聽信過。 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想到紅芯成了第一款突然讓我臉紅心跳的國產瀏覽器…… 紅芯瀏覽器融資2.5億元 被指套殼谷歌Chrome 8 月 16 日消息 昨日,紅芯國產瀏覽器宣布完成2. 5 億元C輪融資,并獲晨興資本、達晨創投、IDG資本等多家機構跟投。這個在此前并不為大家所熟知的國產瀏覽器,卻聲稱自主研發國產瀏覽器內核,并自信能打破美國壟斷。 這一消息很快轟動了國產軟件界。正當大家好奇這么厲害的國產瀏覽器是何來頭時,有網友卻在下載安裝這款瀏覽器時發現了一些端倪。據品玩、虎嗅等媒體報道,紅芯國產瀏覽器的安裝文件在多次解壓壓縮后出現了大量與谷歌Chrome瀏覽器中一致的同名文件。不但安裝目錄高度一致,甚至還含有谷歌瀏覽器的圖標文件,以及Chrome的版本號(49.1)。紅芯瀏覽器安裝程序的文件屬性中也顯示著:原始文件名為Chrome.exe。
更有趣的是,紅芯瀏覽器不但在設置上與Chrome相似度極高,就連斷網后的彩蛋都如出一轍。大家都知道谷歌在Chrome里面埋了一個彩蛋,斷網時網頁上會出現一個恐龍賽跑的小游戲,沒想到紅芯瀏覽器也“深得其精髓”。目前,該瀏覽器在官網已經不能下載。
官網下載了安裝文件: ![]() 雙擊了下。誒奇怪,怎么自己就開始安裝了?也不用選路徑和安裝選項什么的? ![]() 沒過多久,就裝完了。窗口就消失了……然后瀏覽器就自己蹦出來了。 ![]() 沒有讓我失望,確實是快!佩服。 和常見的瀏覽器一樣,這款紅芯瀏覽器也是需要登錄的,大概是為了同步瀏覽數據、保存密碼之類的。我暫時沒登錄,而是點擊了右上角漢堡菜單里的About Redcore,看下瀏覽器的介紹文檔。 About頁面顯示,紅芯瀏覽器是“在通用的瀏覽器構架的基礎上,結合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而區別于其他瀏覽器,紅芯主要面向企業辦公、物聯網之類的商用場景。 ![]() 我又接著去設置界面里瞧了瞧。 ![]() 怎么感覺有點眼熟? 等等,Chrome瀏覽器的設置(下圖)不是跟紅芯的一模一樣嗎? ![]() 也可能是巧合吧。 不對,等等:我發現,除了部分設置的順序安排不一致,紅芯的設置選項的文案跟Chrome基本都是相同的。比如下載文件的路徑和是否每次詢問路徑,截圖上面是紅芯,下面是Chrome: ![]() 我開始有點懷疑自己。也許每個瀏覽器設置里面的文案其實都一樣或者差不多?也許是我多慮了? 結果并非如此。下圖中火狐(⤴️)和微軟Edge(⤵️)的文案都不一樣: ![]() 那么,為什么紅芯偏偏跟Chrome撞了?我開始覺得我可能撞上什么大事了……我又把紅芯的安裝文件找出來,看看有沒有什么異樣。 表面上看起來挺正常的: ![]() 我想起來.exe其實可以用解壓縮解開看里面的文件,但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安裝文件install_redcore.3.0.54.exe 用WinRAR解不開。 沒關系,解壓縮軟件多了去了,WinRAR解不開用Winzip,再解不開換7z。沒想到還真用7z解開了: ![]() 又解出來了另一個同名但是沒有版本號的可執行文件:install_redcore.exe(比前一個文件少了版本號) 我還沒過癮,又用7z把這個新的.exe解包了。 ![]() 你猜我發現了什么: 新鮮出爐的Chrome安裝包…… ![]() 這還沒完,我們還可以繼續解包這個Chrome安裝文件。以下動圖顯示整個解壓縮的過程,由V2EX用戶kernel提供: ![]() 會得到下面這一大堆文件。 ![]() 不過簽名倒是全都改成了美通云動。 注意看圖中有個49.1.2623.213.manifest,這個正好是Chrome瀏覽器的版本號。為什么要注意這里呢?因為Chrome 49 正好是Windows XP 上可以使用的最后一個版本。 明白紅芯為什么支持XP了吧? 更詭異的是:下圖可以看到,這個安裝包里自帶了兩個兼容Chrome的插件(.crx是Chrome插件的擴展格式) ![]() 而且安裝好的程序里連Chrome的logo都沒刪干凈: ![]() 到這里基本可以確認:紅芯瀏覽器就是一個披著所謂“國產”“自主”外皮的Chrome…… 可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混科技圈的朋友大多知道,Chrome瀏覽器其實已經開源了,而開源的項目就叫Chromium。注意它的logo是藍色系的,和Chrome正式版彩色的logo不太一樣。 ![]() Chromium包含了正式版瀏覽器絕大部分的核心程序、功能和代碼。而正因為它開源,就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將其拿來開發自己的瀏覽器。什么百度啊、360啊,搜狗獵豹之類的,全都是用的Chromium。 但這樣做并沒有錯!因為Chromium是通過BSD許可證開源的。BSD是個比較寬泛自由的許可證,用戶可以隨意拿走源代碼進行改編使用,但如果要再發行,無論是免費還是付費賣給用戶,都需要遵循社區基本道義:標注來源。 怎么標注呢?簡單來說,也就是在自己的軟件里加上原始項目的BSD許可證文書。特別容易。 然而紅芯瀏覽器沒有這樣做,它甚至沒有在任何地方提及自己是基于Chromium開源項目的。 這倒還好,考慮到那一大票國產瀏覽器里大部分也都不太干凈。 但主要是,那些瀏覽器也沒標榜自己是自主國產的瀏覽器…… 我繼續在瀏覽器里面亂翻,感覺可能找到了殺死紅芯的這張截圖: 注意看圖中的Blink版本。 ![]() Blink正是由Google主導的, Chrome/Chromium所用的內核。 ![]() 此時再返回去看紅芯瀏覽器的自我介紹:“在通用的瀏覽器構架的基礎上,結合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 好一個“自主創新”的瀏覽器…… 接下來就淺淺地八一下紅芯瀏覽器背后的這家公司。 前面可能看到了文件簽名者為美通云動,而IT桔子上顯示的是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我們就統稱其為紅芯公司吧。 這公司最一開始也不是做瀏覽器的(也對,國內那么多做瀏覽器的互聯網巨頭,哪個創業者腦子抽了會去跟它們競爭呢?)它最一開始做的是HTML5開發和移動適配,品牌名字叫做“云適配”。大約是今年年初,這家公司突然開始琢磨企業安全這門生意了,在今年五月品牌升級為紅芯。 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陳本峰Ben,擁有極其可怕的一套Title: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國際云安全聯盟CSA專家委員、企業級HTML5產業聯盟主席、HTML5國際標準制定者之一。 ![]() 在IT桔子上,紅芯有一個“微軟系”公司的標記。這是因為Ben哥曾經是微軟總部IE瀏覽器研發的核心人員,而公司還做云適配的時候也入選過微軟創投加速器第二期。當然,Ben哥也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有張合影。 ![]() 對了,再看下面這張圖的最底下:咱們“自主”“國產”的紅芯瀏覽器,開發編譯時候用的是微軟的VisualC++(簡稱MSVC) ![]() 用的是微軟的編譯環境,“借鑒”的是Google的瀏覽器開源項目。這公司,我也不知道是微軟系還是谷歌系了。 我叫它典型的“中國copycat系”。 這一系的創業公司是啥樣的?很簡單,就是把別人的(通常是外國的)項目拿過來,進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和“改造”變成自己的產品。 這些公司其實也沒什么問題,做的也都是能用過關的產品。問題在于它利用信息不對稱把你當傻子耍的姿勢很令人惡心。這種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舉著諸如“自主”或者“國產”之類的標簽蒙混過關。 舉幾個例子:上周的榨汁機是一個。 我突然想起來,在2015年的時候,突然有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動車公司給我發了邀請函。在北京核心地段三里屯,我很容易就找到了這家公司有著奢華裝潢的發布會會場,坐著聽產品宣講。 直到我看到那臺車,我突然感覺格外熟悉……就像今天照搬Chrome的紅芯一樣,那臺車長得像極了特斯拉Model S。 ![]() 該公司的創始人告訴我,這臺車在研發過程中利用了大量的特斯拉專利。而現場車開不動,只能展示中控和操作系統,而且中控長得也非常像特斯拉的事實,讓我更加懷疑這公司是用融資的錢買了臺特斯拉回來,然后打了個外殼上去。當時有人吐槽,真是科技以換殼為本…… 那家公司名叫游俠,經歷了悄無聲息的幾年后,至今還沒有量產車上路。 和沒造出車的游俠相比,紅芯顯然是超級幸運的。 產品如果打上國產的標簽,往往就更容易進入事業單位的采購列表——紅芯標榜自主國產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這家公司前幾年表現一般,但在轉型“自主國產”瀏覽器和安全業務之后,迅速獲得了新的融資。 陳本峰曾經介紹過公司改名紅芯的思路:今年中美關系的大背景,暴露出國內企業“缺芯少魂”的短板。以瀏覽器舉例,國內瀏覽器多用IE的內核Trident,并無自主研發的內核。 他答錯了幾個問題。首先,如前述,明明國內瀏覽器用Chromium Blink內核比較多。 其次,他的公司網站上宣稱外國瀏覽器缺這少那,而自己的所謂“自主內核”應有盡有,實際上是強行把別人不叫引擎的東西自己改個名字變成所謂的“智能引擎”,并沒有比別人先進——更別提它所比較的別人正是它自己的抄襲對象…… 而其所宣傳的“國密通訊協議”,就不多說了,懂的自然懂。 ![]() 不知道紅芯是否會重演當年宣稱自主造芯,結果只是買來進口芯片、磨掉上面logo的“漢芯一號”丑聞。 支持中國的自主創新產品和公司,是我們應做的事。 但現狀是,我們所看到的,更多是像“漢芯一號”、“紅芯”和“游俠電動車”這樣的產品。它們的存在反而帶來更多無謂的指責和麻煩,給中國的自主創新蒙羞,尤其在中國向世界宣示充分保護知識產權的大環境下,尤其如此。 只有我們拒絕“中國copycat”式的套路,真正的中國創新才會得到土壤。 科技不應該以換殼為本。
紅芯瀏覽器官方正式聲明:承認是基于Chromium的項目
8月16日消息 針對近期出現的各種質疑,紅芯瀏覽器官網今天發聲明稱,紅芯瀏覽器內核基于Chromium開源項目,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并有別于傳統瀏覽器,是專門針對企業辦公場景設計的。
![]()
有關于Redcore內核問題,紅芯瀏覽器表示,Redcore內核是基于Chromium的Blink內核,并不是Chrome瀏覽器。紅芯瀏覽器主要有三點創新,分別是紅芯隱盾、紅芯云適配以及其他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功能。
此前,有媒體曝光稱,紅芯瀏覽器標榜“基于自主可控”和掌握“瀏覽器核心技術”,是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改造而成的一款國產自主安全可控的新一代安全瀏覽器內核,紅芯(Redcore)是“打破美國壟斷”,“世界第五顆也是唯一一顆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紅芯瀏覽器還表示,因為其較高的完全性備受企業單位的信賴,從國務院到金融界均有客戶使用。
針對上述宣傳內容,紅芯瀏覽器遭到業界廣泛批評,網站曾一度因為下載量激增而崩潰。不知道紅芯瀏覽器這一紙聲明能否讓大眾信服。
(文章來源網絡,系轉載)
|